-
资阳工业投资增速连续5月领跑全省
近年来,资阳市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通过强化重点项目攻坚、深化招商引资、推动技术改造升级等举措,工业投资实现强劲增长。2023年1-9月,资阳工业投资完成48.7亿元,同比增长48.6%,增速已连续5个月位列四川省第一位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坚实动能。 (一)重点项目“挂图作战”,筑牢投资增长“压舱石”。资阳市聚焦54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,建立“挂图作战”工作机制,实行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推进、责任化落实。通过明确项目建设时间表、路线图、责任人,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用地、用工、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,全力抢抓项目建设“黄金期”。在此推动下,博耀导电银浆材料生产基地、国通电子内置耳机配套等1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,加多宝饮料二期、瑞欣环保材料等9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,形成“开工一批、建设一批、竣工一批”的良性循环,为工业投资持续增长提供核心支撑。 (二)技术改造政策赋能,激活企业投资“动力源”。资阳市深入落实国家和四川省技术改造支持政策,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、上门走访调研等方式,向工业企业精准解读技改补助政策支持力度大、含金量高、覆盖面广的优势,引导企业把握发展机遇。鼓励企业加大项目资金投入,加快设备更新换代,新建智能化生产线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企业技改热情,2023年以来,资阳工业企业技改投资保持稳步增长,成为拉动工业投资的重要力量,为实现全年技改投资增长9%以上的目标奠定基础。 (三)招商引资精准发力,拓展投资增长“新空间”。资阳市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,坚持“走出去”与“请进来”相结合,开展精准招商引资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,简化审批流程,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吸引优质工业项目落地。同时,注重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带动配套项目集聚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。招商引资的持续突破,为资阳工业投资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,进一步拓宽了工业投资增长空间,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 资阳市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,不仅反映出区域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,更体现了当地在推动产业升级、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成效。随着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和招商引资成果的逐步显现,资阳工业经济有望保持稳中有进、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,为四川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2025-06-30
-
【2022年资阳招商】资阳与成都深化同城化合作 构建 “总部 + 基地” 产业协同格局
资阳与成都深化同城化合作 构建 “总部 + 基地” 产业协同格局 近年来,资阳市积极融入成都都市圈,深化与成都在产业协作、规划对接、项目落地等方面的合作,成资同城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数据显示,爱齐、华通柠檬等 20 余户企业加入成都产业生态圈联盟,两市 160 户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,2021 年配套产值突破 25 亿元。同时,资阳承接成都 57 户鞋企转移落地,实现产值 40 亿元,形成了 “总部在成都、基地在资阳”“头部在成都、配套在资阳” 的产业协同模式。 在规划对接方面,资阳与成都协同编制《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方案(2021—2025 年)》等 10 个实施方案,明确了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。根据方案,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将重点发展航空物流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等产业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截至目前,资阳与成都各层面签订合作协议 319 个,达成合作项目事项 284 个,2021 年重点实施的 100 个项目完成投资 229.2 亿元,其中成资渝高速公路、成都地铁资阳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,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产业协作方面,资阳依托成都的技术、人才和市场优势,积极承接产业转移。在电子信息领域,资阳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建设 “成资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园区”,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零部件生产,目前已集聚企业 30 余家,年产能达 5000 万件。在装备制造领域,资阳与成都共同推进 “成资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” 建设,资阳企业为成都汽车制造商提供发动机零部件、底盘系统等配套产品,2021 年配套产值达 15 亿元。 参考资料显示,成资同城化是四川省 “一干多支” 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交通同网、产业同链、公共服务同城,两地实现了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资阳作为成都东进的重要节点城市,正通过深化与成都的合作,逐步从 “地理邻近” 走向 “发展融合”,预计到 2025 年,成资产业协作配套产值将突破 100 亿元,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典范。
2022-04-14
-
【2022年资阳招商】资阳扩大内需战略:四维发力激活消费新动能
资阳扩大内需战略:四维发力激活消费新动能 一、传统消费升级:构建品质化消费矩阵 资阳市 2022 年聚焦扩大内需战略,从传统消费升级、新型消费培育、流通体系完善、消费场景创新四方面推动消费回升。在传统消费领域,紧扣国省新型消费趋势,重点引进国际化、品质化品牌,计划新增连锁零售、餐饮企业 50 家,推动梅西百货、万达广场等商圈智慧化改造,引入智能导购、VR 试衣等技术,提升消费体验。 资阳传统商贸业正加速转型,雁江区老字号 “蜀人原乡” 餐饮引入 5G 订餐系统,订单处理效率提升 30%,带动销售额增长 25%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企业数字化改造,对智慧商场、智能门店给予最高 50 万元奖励,2021 年已惠及 23 家企业,带动社会投资超 2000 万元。 二、新型消费培育:数字技术重塑消费生态 在新型消费领域,资阳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开展个性化定制。安岳县柠檬电商产业园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,实现柠檬从种植到销售全流程可追溯,产品溢价率提升 15%,2021 年线上销售额突破 8 亿元。全市鼓励 “直播 + 电商” 模式,建立直播基地 3 个,培育网红主播 50 人,2021 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 40%。 “一主两副” 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加速,主城区打造苌弘广场高端消费集聚区,引入奢侈品集合店、跨境体验店;简阳、安岳副中心推进 “夜经济” 示范区,延长商业综合体营业时间至 22 点,配套夜间公交专线,夜消费占比提升至 35%。 三、流通体系完善:城乡联动打通堵点 资阳着力完善城乡流通网络,实施 “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程”,新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3 个,乡镇商贸中心 10 个,农村电商服务站 200 个。乐至县构建 “县 — 乡 — 村” 三级物流体系,农产品上行时效提升 50%,物流成本降低 20%,2021 年配送农产品超 10 万吨。 在融入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方面,资阳与成都共建 “跨城消费联盟”,实现两地购物中心会员积分互通、促销活动同步,2021 年联动举办 “成渝消费节”,吸引成都客群消费超 5 亿元。交通协同上,开通 “成资消费直通车”,日均发车 50 班次,单程票价低于常规线路 20%,年输送客流超 200 万人次。 四、政策保障与未来展望 资阳出台《促进消费回升若干措施》,设立 1 亿元消费促进基金,对大型促销活动、首店经济给予最高 200 万元补贴。2022 年计划发放消费券 5000 万元,重点支持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预计带动消费乘数效应达 1:8。 未来,资阳将聚焦 “消费 + 文旅” 融合,打造安岳石刻文化消费集聚区,推出 “石刻艺术 + 非遗体验” 主题线路,年接待游客目标增长 20%。到 2025 年,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800 亿元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 55%,成为成渝地区消费枢纽城市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乐至县招商】乐山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国家级平台引领发展
乐山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国家级平台引领发展 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 2022 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通报表扬,作为乐山市创新驱动核心载体,园区以 “科技 + 创新” 双轮驱动,构建 “平台聚集、主体培育、成果转化” 的创新生态,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 68 亿元。 一、创新平台集群效应显现 乐山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、星创天地各 1 个,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个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个,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平台体系。例如,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的光伏材料研究,已转化成果 5 项,相关企业年产值增长 20%。 平台协同方面,建立 “研发 — 中试 — 产业化” 对接机制,2021 年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8 个,其中 “石墨烯制备技术” 转化后新增产值超 3 亿元。 二、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截至 2022 年,园区汇聚高新技术企业 33 家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66 家,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55%。四川零零昊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孵化器培育,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年营收超 2 亿元的 “专精特新” 企业,其研发的智能装备产品覆盖西南地区 30% 的汽车零部件企业。 在政策扶持上,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 20 万元奖励,对研发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给予最高 100 万元补贴,2021 年累计兑现奖励资金超 500 万元。 三、未来规划:七大行动打造创新高地 乐山高新区启动 “七大行动”,包括临江新区示范引领、创新平台提质等,目标到 2025 年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率达 60%。依托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,计划年培养技术人才 5000 名;谋划建设临江新区 “超脑” 平台,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枢纽。 参考资料显示,园区 2021 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 35%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5 件,居全省高新区前列。下一步,将重点引进半导体、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团队,力争 5 年内培育上市企业 3 家。
2022-02-21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